張錦秋再出手,西安國家版本館(文濟閣)落成:排位北京之后,定位極高!

西安國家版本館

7月23日,中國國家版本館“一總三分”落成。中國國家版本館是國家版本資源總庫和中華文化種子基因庫,由中央總館文瀚閣、西安分館文濟閣、杭州分館文潤閣、廣州分館文沁閣組成,歷時三年建設目前均已竣工,開館后將全面履行國家版本資源保藏傳承職責。
西安國家版本館:文濟閣

作為中國國家版本館“一總三分”的分館之一,西安國家版本館將著力打造成為獨具特色的歷史文化保藏、展示、研究與交流中心,為陜西再添一座文化新地標。
西安國家版本館(中國國家版本館西安分館)南倚秦嶺,北望渭河,占地約300畝,總建筑面積8.25萬平方米,主體為高臺建筑,呈現出大氣磅礴的漢唐風格。預計開館初期可征集到版本資源209萬冊(件)、數字資源160TB。

西安國家版本館總設計師張錦秋

該館由中國建筑西北設計研究院設計,中國工程院院士張錦秋領銜完成。設計延續了古今交融的理念,將中國傳統建筑風格應用于西安國家版本館的設計中,利用山巒地勢起伏,形成中心對稱、園林交錯的建筑景觀。
在項目建設上,西安國家版本館具有“四大三高”的特點,即南北高差大、土方量大、護坡樁工程量大、鋼結構工程量大,抗震設防高、裝修標準高、工藝技術要求高。


西安國家版本館
作為中國國家版本館“一總三分”的分館之一,西安國家版本館文濟閣按照職能定位將帶有中華文明印記的各類載體分為十個類別,作為版本納入其中,著力打造獨具特色的中華版本資源集聚中心、西部區域中心和地方特色版本中心,主要承擔中華文化版本典藏、展示、研究與交流的功能。

西安國家版本館

西安國家版本館內巨面書墻


西安國家版本館
據悉,西安國家版本館(中國國家版本館西安分館)將于7月30日舉行開館儀式。西安國家版本館結合陜西文化特色,精心設置兩個展覽。其中《賡續文脈 踔厲前行——中華文化經典版本展(西部篇)》旨在講好以西部為主的中華經典版本故事,《楮墨遺珍 萬里同風——絲綢之路版本展》旨在充分展示絲綢之路文明。
中國國家版本館:一總三分

中國國家版本館中央總館
中國國家版本館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批準實施的重大文化工程和中華版本傳世工程,著眼于中華文明載體的永久安全保藏,是國家版本資源總庫和中華文化種子基因庫。
建設國家版本館,是國家從文化安全和文化復興的戰略考量出發作出的重大部署。這一工程將載有中華文明印記的各類版本資源納入收藏范圍,是集展覽館、圖書館、檔案館、博物館、美術館等多種功能形態于一體的綜合性場館,不僅是文明交流互鑒的重要窗口,更是文脈賡續的傳世工程。


中國國家版本館中央總館文瀚閣
國家從戰略高度統籌規劃實施中華版本保藏體系建設,布局“一總三分”國家版本館,中央總館位于北京,三個分館分別位于西安、杭州、廣州。其中,中央總館又名文瀚閣,西安分館名為文濟閣、杭州分館為文潤閣、廣州分館為文沁閣。


杭州國家版本館
中國國家版本館的建設工作圍繞“傳世工程”定位,總分館分別選址北京燕山、西安秦嶺圭峰山、杭州良渚、廣州鳳凰山,各館均設置了展示區、保藏區、洞藏區、交流區等。之所以作出“依山而建”的選址規劃,是聚焦文化種子“藏之名山、傳之后世”的主旨,力求山水交融、館園結合,確保中華版本免遭各類災害損毀,永久安全保藏。


廣州國家版本館
建筑設計上,各館力求突出文化性、傳承性、標識性。其中,中央總館整體建筑秉承中國傳統建筑風格,西安分館整體建筑和室內設計充分體現漢唐雄風,杭州分館圍繞具有宋代園林神韻的當代藏書建筑展開,廣州分館四周環繞人文與自然交融的嶺南園林。“一總三分”分別凸顯大國風貌、漢唐風韻、江南宋韻、嶺南新韻,集中展現中華文化源遠流長。
版本館,到底是個什么館?
要理解版本館,首先要弄清楚什么是版本。版本,最初指同一書籍的不同印本,后來又指同一類事物在不同介質上的體現形態。所以,古今中外一切載有中華文明印記的各類資源,都可以稱為版本。比如,古籍、青銅器、圖書、報刊、錢幣、糧票、手稿等,你能想到的此類,大抵都算是版本。簡而言之,版本就是記錄歷史、見證文明的“金種子”。
而版本館,是國家站在文化安全和文化復興戰略高度上謀劃的用以存放保管文明“金種子”的“庫房”,也稱中華文明種子基因庫?梢哉f,在功能上,版本館“管”得寬得多。它集合了圖書館、博物館等場館的多數功能,包括保藏、展示、研究、交流等。
西安威宇銘展覽裝飾有限公司,專業從事展廳展覽館設計與建造,為您提供:
1、展覽館、紀念館、博物館設計與建造
2、企業展廳、廉政教育基地的設計施工
3、大型展覽會特裝展臺的設計與搭建
4、會議活動、巡回展覽的策劃及實施
5、裝飾裝修、綠化亮化項目設施施工
6、沙盤模型、展覽互動多媒體開發
電話:029-85573653 85573651
登陸:www.hbjbjd.com
或關注威斯頓微信公眾:wsdzl1981